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 >> 新闻纵横 >> 正文
农业,行走在创新求变的“春天里”
来源:武进日报 作者:马叶星 王宁 日期:2018-01-15 09:17:53  报料热线:86598222

  武进农业在变。

  这个“脸朝黄土背朝天”的传统产业,在互联网时代正发生变革。生产效率更高了,智能化、信息化让花农坐在办公室就能种植花卉;销售方式更活了,农民“触电”,可把农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。

  转变,源自于科技,但对于农业发展而言,创新求变还在继续。

  技术在变 现代农业日益“高大上”

  尽管户外寒风凛冽,但祝庄园艺有限公司的大棚内暖意融融。凤梨、红掌、兰花、彩色马蹄莲、仙客来、长寿花等花卉尽情绽放,丝毫没有受到寒潮的影响。

  “我们的智能温室大棚功能齐全,可以自动调温、调风,顶棚的两层全自动薄膜可以遮阳,湿度和浇灌都能远程控制。”公司总经理李晓敏告诉记者,通过科技的力量,可以随时了解、控制盆花生长情况,颠覆了传统自然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周期。

  享受科技红利的还有金种子农业专业服务合作社。社长黄玉祥介绍,“利用遥控飞机给小麦喷洒农药,效率比人工作业至少提高5倍,人工成本只有原来的一半。”在嘉泽镇跃进村,村里引进了懒人园艺有限公司,通过带动农民“触电”,全村各类绿植销售形势火爆,全年达到4000万元。

 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,利用智能化、信息化“武装”现代农业是发展大势。“此举大大改变了武进农业生产方式,提升了综合发展效率。”区农业局局长诸东海直言,推进科技兴农,对于加快农业产业转型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一个新品种的推广、一项新技术的应用、一套新机具的使用,都会对农业产生积极影响。

  方式待变 规模经营瓶颈需化解

  “去年夏天,我们的阳光玫瑰葡萄每箱卖到160元,依旧供不应求。”说这话的是科丰葡萄专业合作社社长陆燕良。“在科丰,通过采用避雨设施规模栽培、果园喷雾机等,实现了葡萄生产高效率、高质量。”

  相较于科丰的生意火爆,合作社内一些散户却门庭冷落,一箱葡萄50元也无人问津。差异缘何如此明显?“表面看是品质原因,实则是科技带来的变化。”区农业局科教科科长周明告诉记者,信息化时代下,必须着力破解农业科技推广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。然而,推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尴尬。“有的农户认为没必要花成本投入,有的干脆不接受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区农业创新的进程。”

  当下,农村劳动人口已普遍呈老龄化趋势。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大背景下,“明天谁耕田”的农业之问亟待解答。

  “家庭农场、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显然是方向。这既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,更可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、劳动力效率。”采访中,相关农业人士认为,受制于土地要素制约,当前我区适度规模经营化程度还不高,希望政府进一步整治低效用地,盘活发展空间。

  模式转变 “一地三用”引领新方向

  推动农业创新,归根结底要放大土地价值,提升农民收入。“对于创新,我们不仅要利用农业科学技术,实现狭义概念上的创新,更要推动农业发展模式变革,让土地也能产‘黄金’。”周明说。

  模式创新,方向在哪里?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指出,针对农业用地生态作用不明显问题,要探索优化生态农业生产体系,通过土地流转、产业培育、财政补贴等多种途径,引导农业用地“一地三用”,同步发挥生产、生态、景观三大功能,为推动乡村振兴、促进农民增收、改善乡村环境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在礼嘉镇万顷良田,“一地三用”的功效已初步实现。这里集聚了水稻、畜禽等传统农业,保证了生产功能。同时,片区内通过建立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,将秸秆资源、粪便资源等进行全量化收集、资源化处理,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“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、薰衣草庄园等具有景观旅游功效,‘一地三用’让农业效益大大提升。”周明透露,今年我区还将打造一个兼具生产、生态、景观于一体的水稻基地。

  采访手记

  创新,是撬动农业发展、增强农业内生活力最重要的杠杆。在当前互联网时代,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,让武进农业驶入了发展“快车道”。然而,当前我区农业发展仍然面临质量不高、效率不高等多重问题,推动农业创新求变不仅要从技术入手,更要在发展方式、发展动能、发展模式等多方面推进。只有把创新、变革贯穿于农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,“希望的田野”才会不断收获“满意的春天”。

农业,行走在创新求变的“春天里”

责编: jiangcaiting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在线投稿 | 商业服务 | 申请友情链接
苏ICP备07507975号 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备案(苏新网备):2007036号 版权所有 武进区委宣传部 武进日报社

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